Alienum phaedrum torquatos nec eu, vis detraxit periculis ex, nihil expetendis in mei. Mei an pericula euripidis, hinc partem.

佛学问答

Orange County Guan Yin Citta / Blog / 佛学问答 (Page 2)

今天跟你们讲了“苦集灭道”,下次跟你们讲“八正道”等,这些都是佛学的基本知识,再不跟你们讲,你们以为“心灵法门”就只是念小房子。很多人出去度人,佛法知识太少了。师父还要跟你们讲《维摩诘经》,“何谓病本?谓有攀缘。从有攀缘,则为病本。何所攀缘?谓之三界。云何断攀缘?以无所得。若无所得,则无攀缘。何谓无所得?谓离二见。何谓二见?谓内见外见,是无所得。”这些全是经典,因为时间关系,师父把这几句经文简单地跟你们讲一讲。 “何谓病本?谓有攀缘”,就是说,人生病是因为攀缘,就是没有得到的而想要去得到它。“从有攀缘”,就是因为你攀缘了,“则为病本”,这就是你生病的根本,你为什么会生病啊?因为你攀缘,“何所攀缘?”在哪里来攀缘啊?“谓之三界”,你只要人在三界当中,跳不出五行,脱离不了六道,你就会整天地攀缘,也就是说,你在天界上、在人间、在地府,你都会攀。 你们看过《西游记》,里面有很多的神,有几个天官嫌位置太小不开心,其中有个位置叫“弼马温”,是管马的,对不对?师父给这里的小朋友一个小位置坐坐,过两天再换掉,马上就有人不开心了,师父就是要锻炼你们今天上、明天下,能上能下,如果你们觉得无所谓,你们就成功了,只能上、不能下的人成不了大器,成不了很有能力的人。李嘉诚当年是卖塑料的,人家是怎么坚持下来获得成功的?一个人只有上上下下,才能经得起风浪,不经风雨,怎见彩虹? 接下去“云何断攀缘”,就是怎么样来断攀缘,“以无所得”,你知道自己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,《心经》里面有一句经文“以无所得故”,现在明白了吧?因为你们现在想不攀缘,你就要懂得最后什么都是得不到的,你就不会去攀了。“若无所得”,如果你什么都得不到,“则无攀缘”,佛经上讲,如果你知道到最后什么都是没有的,都会离开你,就是没有什么可以攀的。“何谓无所得”,什么叫无所得呢?“谓离二见”,就是离开两个“见”,“何谓二见,谓内见外见”,就是说你的内心和外心,你要都离开,不要内心烦恼,外心贪婪,内心外心都无谓了,“是无所得”,你就什么都得不到了,什么都无所谓了,你的内心的烦恼也会没有,你的外心得到的贪婪也会没有,所以无所得,就没有罣碍了。 下次再跟你们讲,菩萨是怎么调伏其心的,是怎么样断生老病死的。师父每次上课在教育你们什么呢?就是在教育你们做人要做好人,不要去伤害别人,做人要有智慧,要懂得自己的心,要对得起自己的本性和良心。你们不要管别人怎么想、怎么看,你们又不是为别人而活着,你们要好好地管好自己的善念和良心;好好地管住自己的这个贪心,不要贪得无厌;好好地管好自己的这个恨别人的心,不要对别人恨之入骨。不要愚痴地以为自己什么都很聪明,以为人家都不知道,得不到的事情,还要拼命地想去得到,管好你们的这颗痴心吧,不要再去妄想了,否则你们一定会堕落。多少人跟警察搞,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,最后怎么被警察抓住了?因为他以为自己很聪明,他以为警察不会找到他的,这就是愚痴。 想一想,一个小孩子20岁的智商能跟50岁的人比吗?他以为自己讲话天衣无缝了,人家50岁的人一听就听得出来,你以为你是很聪明了,但是你这个聪明是建立在你20岁的基础上,你永远达不到50岁的基础,所以做人要谦虚。有些年轻人高傲自大狂妄,这也是愚痴。有句话说,很多人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,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,走路时越是年纪大的人越怕走错,而年轻人不怕。年轻人遇事拼命往前冲,上了年纪的人碰到事情就往后躲,因为他遇到过烦恼,所以他才不去惹烦恼。 我们做人学佛也是这样的,有句话叫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,师父希望你们在学佛当中,在人的生命轨迹当中,千万不要走偏差,不要出轨,不要自己害了自己。每个人都回忆一下,你们过去做错的事情,是谁害你们的?全部都是你们自己在害自己,讲话、眼神、动作、思维,哪个不是你们自己在害自己?谁逼着你们这么想的?谁逼着你们去做这种动作的?全部都是你们害死自己的。事情做错了才恨自己:“我蛮好不要说这句话的。”这就是人,是因为你不圆满。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佛,多听佛经,你们会增长很多佛的智慧。...

接下去,师父利用剩下的几分钟把法身、报身、化身跟大家讲一下,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佛学知识,你们要好好学。法身是什么意思呢?法身就是万法为身,就是宇宙本身的佛性化,也就是说,这个宇宙空间充满着佛性,我们说你证得法身,你就是和宇宙圆满地合二为一了,这个宇宙空间当中充满着佛性和法性,实际上就是你和佛已经合在一起了,你的身上拥有了佛的正能量,你就是法身,法身可以有很多解释,但是很少有人像师父这样讲得这么透彻,不一样的经典,那些高僧大德一听就明白了。 第二个是报身,报身是什么?就是学佛的方法,修行圆满,你就会有报应。你们不要以为报应是贬义词,其实它是一个中性词。学佛人修行圆满,你就会有一个果出来,修行的果正就是证果了,而成就的身体就叫报身。你今天学佛圆满了、修成了,你最后的报应和果应出来了,那就是我们说的报身,所以阿弥陀佛又称为报身佛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今天在读硕士学位,等你读完了硕士课程,通过了答辩,你就拥有Master学位;你今天修读博士学位,等你写完论文,通过了答辩,你就拥有Doctor学位,对于学佛人来说,你证得了果位,就像学生拿到了学位一样。 第三个就是化身,化身跟应身是一样的,就是说,佛的因缘在成熟了的时候,变化降生到人间为众生说法而出现的身体,这个就是化身,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化身。应身是什么?实际上就是你已经修成了,你已经有一个应身,你的佛身已经出来了。举个例子,学生都很害怕老师,在老师来上课之前很多小朋友都在讲话,在蹦啊、跳啊,突然之间一个小朋友跑进教室里说:“老师来了。” 实际上老师没来,大家马上全部坐好了,为什么?老师来了吗?没来,老师是什么?应身、化身,一听到这声音“老师来了”,大家全部安静地坐下来了,这就是说大家的心里已经有一个感应,我们很尊敬的老师来了,我们要好好地坐下来。 应身就是应随缘变。应是什么?佛度众生,看众生以什么身得度,佛就现什么身度众生。讲到底,化身和应身的特点是什么呢?就是与教化的众生为同类,今天是佛陀的应身也好,是观音菩萨的应身也好,化身也好,比方说,佛陀出生在尼泊尔,他显化出来的应身和我们人一样高,寿命也跟人差不多,这就是佛陀的应身和化身。 师父讲得有点深了,怕你们不理解,讲得太浅的话,又觉得浪费时间,师父希望你们平时尽量抽时间多学一点。师父还会慢慢地跟大家讲无明烦恼、灭度寂静、生老病死、轮回之苦,以及因缘生、因缘灭等问题。实际上,佛陀在这些问题上早就给了我们很多的开示。 佛陀有一句话说,“你如能分辨出说正道、邪道和善恶道,你就懂得正道,你也一定懂得什么叫邪道;如果你今天不懂得邪道,你就不知道什么叫正道。”就是说,你如果是一个好人,你一定知道什么叫坏事,坏事你不能做,你才是一个好人。这就是菩萨告诉我们的。所以学白话佛法要坚持要求的真谛,明人间事理,消红尘恶业。...

今天跟大家谈我执。大多数的痛苦都是由人的自我观念所产生的,因为有了我,所以人就会一直执著在我相中。所以在这个世界上,很多人总是说,这个是我的,那个是我的,执著于我所有,所以凡是不利于我的、不归我的,或者原来是我的后来又变成不是我的,就称之为痛苦。人间的一切荣誉、权利、权位,人总是把它称为是“我的”,这一切都属于我执的范畴。人执迷于自我的一切,我的欲望、我的利益,连自己所做的事情觉得骄傲,也是属于我的。 凡是跟我相有关的,佛陀告诉我们都会产生喜乐和哀伤之情,因为你被我相所束缚。试想一下,来到人间,连我是谁都不知道,一切都是虚幻,所以这个我实际上也是一个抽象的,是名我也。我执实际上是因为认为这些是我的,所以才会引来痛苦的根源。 佛陀曾说,没有我这个人,也没有属于我的任何事物。如果已经没有我,又凭什么有我的事物在人间,假如你能够这样理解人间的事和物,你可能就能斩断所有的烦恼。我们在人生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能掌控,我们何来属于我们自己的事物呢,所以人间所有得到的一切事物,都属于虚空。学佛就是要放下我执,不为私欲而生,要为慈悲而活。 佛陀曾说,舍弃妄我,人活在世界上,经常追随着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运行,受到欲望和烦恼的驱使,徒增命运的遭遇。因为人总是要内心想得到享受,在外界又想得到物质的享受,实际上这些都来自于你的欲望,有欲望就会有烦恼,烦恼多了就会徒增命运的坎坷和遭遇。每个人的“想”和感受和他的内心的行为对外界的摄受和意识所组成的“假我“就是受想行识。受想行识在这个色界当中属于非我也非非我,就是有这个假我的存在,但这也不是一个我,这个假我只是在意识形态中的一个假名而已。人生的任何色受想行识就犹如一个绳索、一个枷锁,把你紧紧地拴在了欲望树上;佛陀说,把人捆绑得心神动摇,被魔鬼所趁机骚扰,所以欲望大的人很容易吸引魔性,无欲自然心如水。 其实,当年比丘劫波所问的道理就是尊者罗睺罗所问的二经。纵观佛性,人慢慢会理解一个真理,那就是人由外在世界的“色”与内心世界的“受想行识”构成了一个假我、妄我,因为是假的,所以我所产生的一切都是虚妄的,所以我们一生都被这个假我、妄我所奴役着。 人应该舍弃假我,去除妄我,无我的融入所控的时空中。当妄我消失,你就找寻到一个真我。...

我们不需要淳朴,很多人一听这句话,瞪着眼睛问师父:“师父,这句话怎么讲?我们不需要淳朴?”请大家听好后面的一句话,有境界的人认为,我们不需要淳朴,因为我们本来就很淳朴,现在明白了吗?如果你是一个好人,你根本用不着说自己是好人,你肯定是好人,你为什么要去跟坏人说自己是好人啊?对人家说自己是好人的人,这个人一定做过坏事。所以,师父不跟别人争,高僧大德不跟人家去争斗,哪个高僧大德不被人家讲、不被人家骂?“你是正法吗?”你用不着跑出去说:“我是正法,你们才是不正的。”面对别人的非议和诽谤,师父什么话都不讲,没有什么好讲的。我没有不淳朴,我本来就是淳朴的,道理是一样的。 就像一个男人,老婆怀疑他在外面有女人了,如果他外面没有女人的话,他会去跟老婆争吗?笑一笑,老婆越是讲你,你越是开心,因为她吃醋,就说明她还爱着你,对不对?她如果放弃你,不喜欢你,她问都不会问,她都不会和你吵,她理都不会理睬你。 要懂得,我不需要妄想,因为我根本没有妄想,我不会颠倒,因为我的心根本没有颠倒,人间有情无情,皆无分别。人间所有的一切,对我们有什么分别呢?都是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,得到了快乐,失去了痛苦。人出生了,最后死亡伴随着我们,一切有了,等到后面那个字就是“无”。小时候我们有那么多的东西,最后是一个“无”;就算你今天是最有钱的老板,你到死的时候也是“无”,你在人间有,最后不是“无”吗?所以,有无、无有,放在一起是没有分别。 不要执着世间情。你执着了孩子、世间的人情、感情,执着了先生,执着了你过去生活中所有的人,人间有情却无情。他离开你了,他狠心抛开了你,你狠心抛开了他,不就是人间有情却无情吗?师父把深奥的佛法拿到现实生活当中来教育你们,这就是白话佛法,所以爱情,爱和恨,情和仇,都是双胞胎。你只要有爱,你一定会有恨,爱得越深,恨得越咬牙切齿,所以夫妻一旦离婚了,恨不得把对方给吃了。 要懂得怎么样出离爱和恨、情和仇,有情了就会有仇,有爱了就会有恨。父母亲对自己生出来的孩子又爱又恨,这些都是冤结啊。佛陀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用佛法把人剖析得干干净净、清清楚楚,佛陀早就已经把这些道理告诉我们了,只不过我们没有好好地去体会,没有把这么让人受益的佛法用在现实生活当中罢了。所以,远离痴迷,不要发痴,去除无明愁,你们很多人发愁都是因为无明,就是因为不懂做事才会发愁的。 师父曾经讲过一个故事,一个小男孩跟姐姐两个人相依为命,在他们小的时候,爸爸出车祸死了,妈妈生癌症死了,后来,小男孩的姐姐又生了癌症躺在医院里,这个时候小弟弟就跑去看姐姐,因为他姐姐的血型跟别人不一样,不能输血,所以医生就跟那个弟弟说:“小弟弟,你爱不爱你姐姐呀?”“我很爱。”那个医生说:“我们要抽你的血给姐姐,好吗?”弟弟想了想,说:“好。”医生说:“好,谢谢你。”然后把他的血输给他姐姐,输完了之后,这个小弟弟眼眶里含着眼泪问医生:“医生,我这点血抽掉了之后,我还能活多久啊?”因为这个小弟弟不懂,他以为抽了血之后,他就会跟他姐姐一样活不长了,结果医生告诉他:“你放心,你还会活很长的,跟姐姐一样。”“那再给我抽一点,我要把我一半的生命给我姐姐。” 这个故事就是说明,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善良,所以当你不懂事你就会发愁,你懂得人间的事情了,你就不会发愁,这就是人。如果你们知道结婚了,可能有一天会离婚,你们会发什么愁啊?天天享受、开心,很多人算命算出来20岁结婚,25岁就会离婚,所以,就在这个五年内,丈夫对老婆好得不得了,因为他觉得五年之后他们会离婚,结果人家没离婚。为什么?因为他珍惜了,反而消除了冤结,所以不明白道理就会发愁,明心了就会见到本性了。...

要懂得,人间的一切知见无非就是你自己的妄想。实际上,人间对所有人的见解,还有你知道的事情、你自己认为的,都是妄想出来的。有些人怀疑自己的老婆,她过去从来不化妆,今天怎么又化妆又抹香水的?是不是对我有二心啊?你越想越害怕,知见就是你妄想出来的,没有的事情,越想越害怕。所以,人的所有的想法都是想出来的,你不想的话,怎么会有想法呢?所以佛陀叫我们要“五蕴皆空”,色受想行识的第三个说的就是“想蕴”,你不要去想,神经病也是想出来的,你们已经在修心了,在佛的净土中,你们还要去想,就会想出邪思邪念。 要修成正果,就要明心见性,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?就是要想明白,才能见到菩萨的本性。明心见性之后才能见到“真如本性”,你认为你对人家好是真的,那么为什么还要见法性,法性是什么呢?就是见到自己真如的本性、见到真正的本性之后,你才会见到法性,法性里面包含着法身、报身、应身。 在红尘当中,为什么说晚上灯红酒绿?为什么叫红灯区?因为人间被称为滚滚红尘,汽车从灰尘中开过去,灰尘都出来了,都是红色的灰,红尘滚滚。在这样的红尘当中,人以污浊之心,就是把自己非常污浊的心当成净土了,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不分干净和污垢,以烦恼之心当成自己的本源,我这个人本来就是这么烦的,我这个人从小生出来就是这么烦的,苦不堪言啊,其实你已经把菩萨的心忘记了,明明你最大的本源心是佛,你把佛性全部遮住了,你以为你生出来的这个本源就是这么烦恼的,你心有病啊,所以你越来越烦恼。 在人间有一句话叫“随波逐流”,一个波浪过来了,你顺着它跑。冲浪的时候,滑板冲上去又滑下来,随着这个浪上去、下来,这就叫随波。在人间也是这样的,今天大家一起这么做,你也跟着去做,过两天大家都倒霉,你也一起倒霉。人家买股票,你也跟着去买,股票一跌,你跟着大家一起亏钱,最后全部亏光了,什么都没有了。其实,你在股票上涨的时候可以慢慢地卖掉,在股票下跌的时候可以一点点地买进,那你就不会亏了血本。为什么很多人跳楼?因为本钱全没了,即使股票下跌了,也没有机会再来买股票、再来发财,什么都没有了,结束了,所以内心难以平静,这就是随波逐流失本性。 人的心为什么难以平静?因为想不通,为什么这样?为什么那样?你应该悟出到人间来没有什么想不通的,来到人间就要想得通。没有什么不公平的事,因为每个人修心的境界不一样,障碍不一样,得到的果当然也会不一样。 真正的开悟之人,要理解自己,要知道我到人间来,就是要学会接受承受苦痛,我是来消业的。一个真修的人修到后来,会有什么想法呢?就是我不需要解脱,因为我本来就没被人家绑住,这就是境界高了。解脱什么?是你自己把自己套上去的,你自己又想解脱,其实你本来就没有被束缚,你没有把自己捆起来。谁会绑你了?是你们自己绑住自己的。 很多人过去喜欢打麻将,学佛之后,师父说:“你不要再去打麻将了。”然后他说:“师父,我坚决不再打麻将了。”可是,到了打麻将的时间,牌友的一个电话打过来,他吓得都不敢接听电话,心里难受啊,他把自己束缚住了,为什么?他觉得师父叫他不去,但是牌友们叫他去,他难为情、放不开,他就把自己捆住了,最后还是去了。想一想,是谁绑住你了?是师父把你绑住了?还是你自己把自己捆住了呢?...

师父接下来讲一些大家感兴趣的佛法哲学观。人都有负面情绪,用现在的话说,人的负面情绪临床表现是什么呢?就是愤怒和仇恨。所以,一个人只要愤怒了、恨别人了,这个人有着负面的心态,已经不正了,一个好的正面心态的人,应该充满朝气,对生活充满希望。“我很恨,我很愤怒。”这样的人已经是负面心态的人了,根本就不可能明心见性。一个明白的人会恨别人吗?人的本性是菩萨,明心见到本性的人,你说他会有负面情绪吗? 师父一直都很法喜,除了你们这些弟子没修好让师父不开心,师父对人间的事情都很想得开,发生大的事情师父都很解脱。但你们这些弟子,不是这个心眼小,就是那个情绪不好,想一想,你们就是没有明心见性,因为你们见不到本性,见不到佛性,所以你们就会被贪瞋痴控制。你们怎么会被贪瞋痴控制的呢?因为你们没有找到佛性,想象一下,贪婪的人,他有佛性吗?瞋恨的人,他有佛在身上吗?傻得被骗成这个样子,这样的人有菩萨在身上吗?他有智慧吗?哪来的智慧啊?这就是丢失佛性后的无明。 贪瞋痴,就是想不到的事情还要去想,没有的事情去想出来难过,过一会儿想通了,我无所谓了,像神经病一样,你就根本不应该去想,想了就叫愚痴。所以,你见不到佛性,你被这些贪瞋痴控制,暂时失去了佛性,你就会失去忍辱心。你看不到佛性,你是不会忍耐的。你们去看发脾气的人,哪一个人能够忍耐?“你再讲一句,我已经听你讲了一个小时,你还要骂,我告诉你,我是菩萨我都憋不住了。”这是什么话啊?他说自己是菩萨?如果是菩萨,永远憋得住。师父的这些丰富的语言都是师父给听众看图腾的时候,同修跟师父反馈讲的:“台长,你知道吗?我跟我老公讲,我就是菩萨,我都不能忍耐他一个小时了。” 忍辱是很重要的,一个能够忍耐的人,实际上慢慢地就能化解冤结。那么,怎么样能够忍耐呢?首先要精进,你要想把忍辱心保持在心中,你一定要有精进心。人有很多恨心,你们知道恨心是怎么来的吗?为什么要恨人家?讲得出来吗?我就是要恨他,你们讲不到点子上,师父告诉你们,这就叫没智慧。师父讲给你们听,恨心是比较而来的,你去跟人家比较,一比较你就会产生恨,所以人不能跟人家去比的。 不去和别人比较,你就不会有分别心,分别心就不会出来,你没有分别心,你就不会有不平等心,师父讲的都是佛法。天天念佛的时候都说平等心,你不跟人家去比较,你怎么会不开心呢?平等心是最好的药,这个药是治什么病的呢?师父再把平等心跟你们讲得透彻一点,就是说,你看人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,看见年纪大的都是自己的父亲、母亲,看见小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,这就会让你的心变得平等。 佛陀看所有的弟子都是一样的。佛陀有一次在天上说法,他看见有些在下面听的小菩萨心神不定,还有的人左看这个是哪位菩萨,右看那个是哪位菩萨。在天上很好玩的,大家坐在一起听佛陀讲课,就像你们听佛法课一样,也会看来看去,他是哪一年来的?他是什么地方的?结果佛陀“噗”地一吹,手这么一遮,所有下面的人的脸全部变成佛陀了。你们知道部队里面的人为什么要统一穿军装?学校里的学生为什么要穿校服?就是要一模一样,让你认不出来,不知道谁是谁,你就会没有分别心。 师父跟你们讲,平等心是治疗、去除瞋恨心最好的良药。你恨这个年纪大的人,恨自己的婆婆,你就想想:“要是这个人是我的妈妈呢?如果她是我的妈妈,我会这么恨她吗?”“这个邻居太讨厌了,我真的恨死了这个邻居。”如果是你的孩子住在隔壁做邻居,你会这么恨吗?万物唯心造。...

本觉就是每个人对事物和人的根本感觉。师父问你们,你们每个人对人和事物的感觉是什么?就是真心。你今天感觉到这件事情,不管它发生了什么情况,你要真心对待、心无所谓。归源于智慧本然,就是在内心当中无所得,这是什么意思呢?有智慧的人不是得在表面上,而是得在心里,心里很开心。 有一个人在公司里拿到了500块钱的奖金,他平时每个月的工资都要交给他的太太,但是在公司里拿到的这份奖金,他回到家里不想告诉他太太,后来他自己花几块钱去买彩票,中了大概三十几块钱,他把买彩票中的钱送给了他太太,他太太开心得不得了,他就把那500块钱藏起来。这个事情就是告诉大家,任何人只要感觉心中得到了,就开心了,实际上她丈夫把表面的东西给别人是无所谓的。但她丈夫开心,因为失去小利,赢回大利,所以即使你失去了人间的一些物质和语言、感受,对你来讲也没有什么不一样。 去除障碍,你的心中就会显露出对人间事物的一切空性。一切空性是什么?人间的一切事物全部都是空的,有什么意思呢?你今天把老婆骂得一塌糊涂,你今天赢了,你又算什么呢?到最后什么都是没有的,都是空的,过几天你还记得吗?你骂老婆在结婚之前什么事情怎么样,现在又怎么样,这些都是空性的,岁月流逝,一切空无,没有实体,对不对? 你们看过《阿Q正传》,明明这件事情他很不开心,他就把它想得很开心。师父小时候看过一个三毛的漫画,三毛穿得很破,脏得不得了,几个大亨坐在一辆汽车上,三毛跟那几个人说:“你们能不能带我一段路?”(这是画出来的)结果有个人“啪”的打了三毛一个大嘴巴,把三毛摔倒在地板上,爬起来的时候头上一个大包,他的眼睛还冒着金花,就是说打得眼睛冒金花。过了一会,那辆车开不动了,那几个人跑过来说:“你帮我推推车好吗?”三毛把两只手往后面一摆,昂首挺胸地走过去了。 实际上,人活着就是一种乐趣,就是要想开,要自我陶醉、自我解脱、放下,一切都是空的,真如了分明,就是说不管怎么样,不管你是真的、假的,一切都会分明的。你到底是好人、还是坏人,你用不着跟别人讲,到最后走的时候你能够上天,你就是一个好人;你死的时候下去了,你就是一个坏人;你虽然在人间还没有死,但是你天天做噩梦,你就已经是一个坏人了;你现在活着,天天做好梦在天上,你一定是一个好人。好人一生平安,好人坏人菩萨都知道,不是你自己的嘴巴讲出来的,是用你的行为作证的。 很多人的婚姻很痛苦,但又跑出去到处跟人说,我真幸福,我先生对我怎么好、怎么好,全是说谎的。试想一下,他自己心中痛苦,只有他自己知道,别人不知道,他说谎了并不能有任何改变,所以真如了分明,无智亦无得,以无所得故。你没有智慧,你什么都得不到。为什么你得不到?因为你没有智慧,这句话反过来就是“无智亦无得,以无所得故”,再反过来讲就是“无得来自于无智”,因为你没有大的智慧,所以你就没有真正地获得成果。师父今天一个晚上都在给你们讲《心经》,以后你们念《心经》的时候要好好地念。...

上次和你们讲了“苦集灭道”,懂了“五蕴皆空”,接下来师父给大家讲“无智亦无得”。为什么要跟大家先讲这些呢?因为当你们念经的时候,如果你们懂得多一点,可能念起来会很有感悟,如果你们对经文的意思根本不懂,那么,你们就会像小和尚念经一样,有口无心了。 智是什么?智慧般若,菩萨的智慧叫般若,有智为妙,有智慧的人,他的心就想得通。过去说你想得通、心里明白,那你就是有为妙,我们说这个人妙极了,其实就是很有智慧。有智慧的人,什么办法都会想得出来,那就是妙法,所以称为妙智。师父把“智”和“妙”分开来讲给你们听,“智”就是我能去做,因为你有智慧了,你什么都能做;“妙”就是我能够理解和认识它,我觉得这个事物可以转换,让事物变化,这就叫妙法。很多人说没救了,没办法,到底了,死了,实际上都有妙法。只有你的心死了,你这个人才真正地死了,只要你的心不死,你永远会有方法。 在“无智亦无得”里面,“得”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你所证的佛果,你得到的佛果,这是学佛的一种境界。师父把这几个字已经给你们分析了,你们加在一起听,这句话的意思就出来了。“无智亦无得”,就是说,如果你没有智慧,你就会没有妙法,你就不能证得佛果。 佛果有四种,师父给大家解开来讲。有些人修到后来说:“我学佛了,我成佛了。”你以为你成佛了?佛有四种果位,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这就叫四圣道。人家说你修佛果,修成四圣道,实际上你就是和声闻道、缘觉道、菩萨道、佛道合一,就是说你的缘分、觉悟、开悟完全合一了,你拥有了最大最有力量的智慧。师父看你们这里的很多人不一定能完全听得懂,师父再分析给大家听。“无智亦无得”,讲的是如果你没有很大的智慧,你就不能证得所有的果德,包括果位和道德、德行。 佛法界讲,智而无智,才是真正的智。一个人有智慧,但是他看上去,他说出来的话好像没有智慧一样,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有智慧。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“大智若愚”,愚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傻傻的一样,想想看,一个人已经聪明到傻掉了,那就是菩萨啊。我们现在坐在下面的很多人,难道你不会吵架吗?难道你不会跟别人争吗?难道你不会跟人家斤斤计较吗?你知道别人在欺负你,你为什么不跟他吵架啊?因为我们大智若愚,我们知道学佛之后没有什么可以争的,人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,所以我们才叫真正的有智慧。 很多人以为学佛的人傻傻的,骗了他都不知道,他还不知道被骗了,他都不能对别人怎么样。实际上,谁傻啊?当然是骗别人的人傻啊,人家怎么会不知道呢?现在你们很多人在人间做事情,总以为别人不知道:“我骗骗他,我耍耍他。”就像我们小时候以为自己很聪明,想了半天,开口跟爸爸妈妈说:“妈妈爸爸,我跟你们谈一下好吗?”因为你只有15岁的智商,你不是爸爸妈妈50岁的智商,你经历的所有的人生经验都不如你的爸爸妈妈,你怎么样能够骗得过爸爸妈妈50岁的人呢?你以为你很聪明啊,爸爸妈妈说:“好,孩子你说吧。”“妈妈,我不是说弟弟不好,弟弟很好的,他怎么怎么对我好,怎么……”其实,爸爸妈妈在听他讲这些话的时候就知道,他最后一定会说弟弟不好,道理就是这么简单。 有智慧的人看上去要没有智慧,难道是他真的没有智慧吗?他傻傻的,你欺负他,他也能够忍受,如果他不能忍受,他就闯祸了,就不是学佛人。很多夫妻为什么能白头到老啊?里边一定有智而无智之人,就是装傻,知道老婆整天地骂我,我不理她,装装傻,看着老婆生气了,过一会买个东西送给她,说几句好话,这种人叫有智慧吗?智而无智才是真正的智,得而无得才是真正的得,你好像得到了,那是没有用的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在很多人面前,有的人为了面子就是非要争赢这句话,已经被人家讲得很难听了,他最后一定还要骂人,一定要解释,骂得对方当场不响了,他觉得他得了。等他刚刚走出房间,所有的人都觉得他太无耻、太没有修养,他得了吗?得而无得,得不到啊。 师父把这个意思再反过来告诉你们,“得而无得”,就是好像要去得,但是我不要。很多人想要一样东西,嘴巴里先说不要,比方说,过去在一个公司里有一张电视机的票子,这个电视机给谁呢?科室有五个干部,大家都想要,没人敢开口,这个时候,有一个人马上就讲:“我不要,给你们几个人就好了。”最后其他几个又说:“什么不要,就给你?”因为那几个人已经吵起来了。你说说看,他得了没有?他就得了,这个就叫哲学,这个就叫转换思维的失而复得的方法。我说我不要,你们不要给我,最后人家给你了,对不对?...

第三个果叫“六入”。小孩子刚生出来的时候耳朵听不见,眼睛看不见,鼻子闻不出味道,这个就是师父刚才跟你们讲的名色,接下去孩子慢慢地长大了,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进入到了他的意识当中,六根的人形起来了,耳朵听得见了,眼睛看得见了,开始哭了,为什么?因为看到了就哭了,听到了就哭了,想到了就害怕了。 第四个果是“触”,出胎与外界接触。一个人投胎之后,马上跟社会接触了,苦不苦?你看哪个小孩子生出来不哭,整天“哇哇哇”地哭。天冷天热他都觉得不舒服,跟外界一接触人就不舒服。我们现在很多学佛的孩子,在东方电台待的时间长了,你要他去和外面的人打交道,他会感觉很不自在。所以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,你们成为佛的弟子之后,你们的境界越修越高,那么看外面的人会越来越不舒服,觉得他们讲话做事情什么都不太如理如法,要记住,他们不是学佛人,我们只能原谅他们。还有一个果是“受”,就是由于跟外界接触所产生的苦和快乐,就是感受,这就是三世因果的现在五果。 三世因果的现在有三个因,第一个是“爱”,一个人在人间的爱是最痛苦的,去爱一个人很痛苦,被人家爱也很痛苦,对环境生出爱欲、欲望,就是有了爱的感觉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们对一个事物都会爱,何况对一个人?你们没有养过狗的人很怕狗,但是师父告诉你,当你一旦在家里养了一条狗的时候,你就会慢慢地喜欢它,会跟它有感情的,不要说狗,连鸡都是这样。要懂得,你喜欢这个房子,就是对环境的爱;因为样子很好看,我就喜欢这个房子,我就喜欢这个家具,这也是爱;我很喜欢她,你就产生了爱;我觉得跟这个人很容易谈得来,也产生了爱。 接下去是“取”,取就是追求,追求就是取,会造很多的业。去追求某一件事情,去索取它,你就慢慢地成为它的奴隶,会产生业障,业障有善业和恶业,我今天要做这个事情,只要我去追求它了,我就有业了。你今天做好事情,那就叫善业,你今天做坏事,就叫恶业。 还有一个因叫“有”,有是什么意思呢?刚才讲到业已经形成了,因为招来的果报,你已经把这个事情做出去了,已经得到回报了,就是我已经得到它,我已经有了,那么你就有了果报,这是现在的五果三因,还有未来的二果,加起来就是十二因缘。 未来的第一果是“生”,再受到未来的五蕴之身的苦恼,让你不断地受到五蕴之苦。就是说,人死亡之后想不种因了,接下来又投人了,又受到五蕴的苦恼。五蕴是什么?色受想行识,师父问你们,为什么菩萨说五蕴很苦啊?因为你在人间的感受、想法,还有色身、行为,以及你的意识,这个五蕴其实都是空的,虽然空,但会让你内心世界痛苦,所以菩萨让我们连五蕴都不要有,佛在《心经》里面说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叫你们不要去想,就是不要有“色受想行识”。 师父为什么叫你们不要去想?因为一想,你就会觉得自己活在人间很痛苦,一想你就不敢看别人了,你想得太多了,你听得太多了,你受得太多了,你的意识可能就犯罪了,所以要照见五蕴皆空,就是不要去想,因为这些东西全部都是空的。师父问你们,色是不是空的?看见了有色世界,花花绿绿的花草、房子,漂亮吧?看过了就没有了。受,感受,肚子饿的时候,感受到很饿,吃饱的时候那种饿的感觉一会就没有了。想,当你痛苦的时候,越想越痛苦,越痛苦越想,你们小时候痛苦的事情想到现在还有吗?菩萨叫你们照见自己的心要五蕴皆空,要空掉。行,你的行为今天做过了,还有吗?识,就是意识,你的意识想过了,还有吗? 未来还有一个果就是“老死”,因为生和死是连在一起的,出生了,慢慢地老了,最后死了,然后又生。所以十二因缘讲的未来的两果因缘就是生和死,人们说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当你出生了,你就准备死了,当你要死了,你又准备再投胎、再出生了,所以未来之身渐渐又老,又会死掉。...

菩萨说,因为众生的心生出种种生死所造的业,也就是说,你今天的生和死都是你的心造出来的。你这个人做了坏事,你的心做了很多恶事,最后你造业了,你不就会有报应死得早了吗?你今天的心生出种种善的业,那么你就会消除烦恼。今天你的心生出来要学佛了,你是不是就开始解脱了?你今天心生来要做恶事,要去害别人,你的烦恼慢慢地是不是就会越来越多? 佛法界讲,心生种种法生,心灭种种法灭。今世的烦恼,用现代话讲就是我们人的心病和忧郁症,都是我们自己的心造出来的,修心修的就是你这颗整天像猴子一样的心,心猿意马的心。佛陀当年告诉众生,那些解脱的圣人,他们是没有苦的。佛陀的意思就是说,那些圣人在人间没有苦、没有烦恼,为什么?因为他们找到了离苦得乐的方法。就像一个人,虽然你有苦难,但是你找到了方法,你就不苦了。 实际上,佛陀没有在这个世间出世之前,他没有讲过其他来世间的佛,因为佛陀还没有在世间,所以在佛陀还没有来到人间之前,有很多圣人都成为佛菩萨了,这些圣人都修成了,他们靠的是什么呢?师父讲给你们听,这些圣人修成功靠的是十二因缘。 师父现在跟你们讲的佛法已经较深了,师父讲到一句,如果你们不懂,师父就必须要解释。就是说,佛陀还没有到人间来的时候,很多圣人能够成佛、能够修到天上去,靠的都是十二因缘。因为看到人间的因缘,那些圣人觉悟出人为什么会受苦、为什么会轮回,所以明白了苦果的原因。然后佛陀在人间又撒下佛的种子,“苦集灭道”在《心经》里已经说出来了,实际上就是告诉大家,你们知道苦的因果,苦的果、苦的因,那么苦的因、苦的果是什么呢?苦的因、苦的果来自于十二因缘,十二因缘又跟三世因果合二为一。 十二因缘分成过去的两因(在人出生之前),现在的五果(五种果报),还有现在的三因(三个因素),以及未来的二果(两种果报),加起来正好是十二因缘,师父只能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,把十二因缘的每一个因缘,师父举个小例子,看你们能不能理解。 首先跟你们讲“无明”。一个人来到人间之后,他的无明是出生时就带来的,很简单,一个孩子刚生出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,是不是无明?这是前世的事情,是过去种下的因,因为你投人了,你轮回了,你一到人间来,第一个就是无明,无明里面包括贪瞋痴慢疑,因为你不懂,你一贪,烦恼就来了,你一恨,烦恼就来了,你一做傻事,愚痴了,接下来你的烦恼又来了,这是十二因缘里面的第一个因缘,归类属于迷惑的惑字,非常迷惑,什么都不懂。 第二个是“行”。就是说,你在上一辈子造了很多的因,所以形成了你的业,你有了业障,你来到人间,从而决定了你在什么样的家庭投胎,你在人间有多少福德。很多人来到人间之后,跟这个好、跟那个不好,有感情没感情,投的这个家爸爸妈妈浑身都是病,最后这孩子身上也全是病,这个全部都是你前世的因和你的行为造成的,行就是业行,就是你前世种的因。 那么到了人间之后有五个果,让你继续在这个因缘当中轮回不休。第一个果叫“识”,就是人的意识,这个也是非常苦的。你来到人间之后,你的业识投胎了,你的第一个感觉印象就是你的意识,比方说,你一生出来很小的时候,爸爸妈妈天天打架、天天骂人,你从小的意识就是这个世界就是骂人、打人。有些小孩子很小就会打人,实际上就是他看见爸爸妈妈打人,自己也学会了,这叫业识投胎,其实也是你的业力。第二个果叫“名色”,你只要有一个人的形状出来,佛法里面讲的叫有胎形,只要你有一个人一样的形状出来了,你这个人就是六根未净,这是为什么呢?你的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嘴巴、身体、意识,这个六根都会沾染六尘,所以很肮脏。...